南亚东南亚“光音视界”数字演艺基地启航盛典暨云南省第二届舞台技术交流会举办
4月21至22日,南亚东南亚“光音视界”数字演艺基地启航盛典暨云南省第二届舞台技术交流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15号馆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云南省办事处、昆明南亚东南亚进口商品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指导。
协会三家理事单位云南和合演艺有限公司、文演舞台技术(云南)有限公司、叁好云仓(云南)演艺设备有限公司,携手会员单位云南贝思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此次盛会。
该活动通过整合优质设备厂商、行业权威专家及本土优秀企业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平台。通过深化会员单位间的技术协作与资源共享,推动行业技术革新与项目落地,促进演艺制作技术能力等级评定,聚合顶尖设备与专业人才,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生态,助力云南演艺产业形成全国影响力。
21日下午,南亚东南亚“光音视界”数字演艺基地正式启航。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邓亚飞,昆明南亚东南亚进口商品商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周孝兵,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云南省办事处主任晏华,云南著名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云南省歌舞剧院原院长陶春,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伊天夫,陕西省演出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上海戏剧学院特聘硕士研究生导师蔡文辉,云南广播电视台一级导演、云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余磊,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云南省办事处主任专家王晓彤、副主任专家苗红远、副主任王宁、王岚、石涛及行业专家、会员单位、行业同仁共300余人参会。
晏华发表致辞,为大会拉开精彩序幕。

南亚东南亚“光音视界”数字演艺基地创始人王德良致辞。
随后,基地创始人王德良、余庆燕、王彦龙、韩涛、彭兴海,携手云南著名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云南省歌舞剧院原院长陶春,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邓亚飞,以及协会云南省办事处主任晏华,共同按下启动键为该项目启幕,宣布南亚东南亚“光音视界”数字演艺基地正式启航。
会议间隙,业内专家及同仁活跃于各单位展位间,深入探讨、分享经验、碰撞思想,现场反响热烈,氛围浓厚。





现场,云南和合演艺有限公司以一场“技术赋能创作”的沉浸式预演引发行业热议!展区内,DeepSeek本地化部署首次公开—基于云南文化元素专项训练的AI模型,实现舞美设计从概念到落地的全流程智能化,灯光、布景、音效自动适配民族艺术风格,效率提升超70%;AR实景预演系统颠覆传统创作模式,嘉宾佩戴设备即可“穿梭”于虚实交融的舞台场景中,实时叠加雪山、梯田、非遗文化等虚拟特效,为导演与设计师提供“所见即所得”的创意试验场。
云南和合演艺有限公司同步向全省会员单位免费开放DeepSeek训练平台及AR技术接口,提供从算法调优到硬件支持的完整资源包,助力本地从业者无缝衔接智能舞台新生态。




“技术不应有门槛,创新需要共生态”这一理念不仅彰显理事单位的行业担当,更标志着AI与AR技术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赋能”的产业升级路径。
22日,“科技赋能舞台·匠心铸就未来”云南省第二届舞台技术交流会正式开启。本次技术交流会由协会云南省办事处主办,‘光音视界’数字演艺基地”承办,云南贝思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和合演艺有限公司、文演舞台技术(云南)有限公司、叁好云仓(云南)演艺设备有限公司、云南格平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协办。旨在搭建行业对话平台,分享前沿技术成果,探索云南舞台技术的创新之路。
广州市三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舞台美术研究会主任、粤港澳舞台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李锦波为大会带来《舞台结构技术安全》交流分享。
云南演艺设备行业专家、云南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教指委秘书长王智为大会带来《听觉美感的重构》交流分享。
陕西省演出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舞台美术设计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评审专家、上海戏剧学院特聘硕士研究生导师蔡文辉分享《舞台灯光艺术效果的作用》。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伊天夫阐述了《戏剧空间视觉创造》。
现场还为部分会员单位优秀作品颁发了荣誉证牌。
为参与本次舞台技术交流会的学生颁发了结业证书。
从数字舞美的前沿探索到民族文化的技术表达,无不彰显着行业的智慧与情怀。云南省办事处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在演艺设备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携手各界同仁共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合力书写舞台艺术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使云南的舞台艺术在舞台上绽放愈加璀璨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