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年文化产业十大特征
    时间:2023-01-09      来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浏览量:      分享:

    图片1.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为打造国家文化公园这张世界级金名片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大部分国家层面的文化公园建设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已陆续发布。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代表性案例,不仅体现出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也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体系性文本,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思想性源泉,同时对以文化遗产引领地区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既高度契合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与资源禀赋,有利于发挥中国在全球体系中的文化比较优势,也能够形成集文化保护、文化开发、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空间,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后续的创意规划与设计,应在已拥有大量单项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与当地遗产保护利用需求相协调的产业集聚区,推进相关主题的文化产品创新,促进城市和地区间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努力实现国家文化公园内的核心遗产与其他文化资源的整合,积极打造中华文明的标志体系,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强国之路和走向文化新辉煌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片2.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十四五”阶段末期将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实现中华文化的全景呈现和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的全民共享。《意见》提出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八项重点任务;以及加强文化数据安全保障、加强文化数字化全链条监管、建立文化数字化标准体系、健全文化资源数据分享动力机制、调整优化政府投入、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激活智力智库资源等八项保障措施。这是国家积极应对互联网迅猛发展给国家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图片3.中华数字文化遗产平台建设


    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建设的一张重要的金名片,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和高科技手段让它活起来、火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时代重大文化命题。《“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物科技创新体系等重点任务,大力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在国家层面已经做出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但相应的精准落实任务依然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强化。让中华文物和遗产真正活起来,需要多元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并借鉴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有益经验。积极打造中华数字文化遗产平台,可以通过跨平台的联动效应,持续和深度参与传统文化的再媒介化与智能化传播,使其成为数字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文化遗产平台不仅能够扩展用户接受文化信息的方式,提高其参与性和愉悦性,更因其方便快捷的接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促进文化资源的开放共享。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牵头组织的中华美学基因库建设,是从美学和艺术学视角打造中华文明数字编年史的重要实践,尝试通过全方位的审美记忆建构与高科技图文保存,有效提升中华文化的整体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


    图片4.艺术创意与人工智能的交互


    今天,人工智能不仅成为引领新时代科技进步的主流力量,也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和跨学科创意团队利用人工智能促进艺术生产与传播的创新发展,它首先体现在思维模式和方法的变革上,尤其是系统思维、大数据思维、服务设计思维等不断优化基于大数据驱动的设计方法,帮助艺术家获得各种高质量运行的解决方案;其次,它体现在人工智能凭借图像识别和生成领域的优势,正在越来越多地介入艺术设计领域,包括图像风格化处理和艺术风格自动生成;最后,它体现在人机协同和辅助艺术与设计方面。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合作,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创造出更多元、更新颖的艺术创意方案。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与艺术创意的交互,不仅为艺术与设计带来无限可能,也能够让更多的个体参与到艺术设计工作中来,不断降低以往阻滞创意应用的技术门槛,使得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想愿景正在不断趋近大众。当然,由于艺术创意还包括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与共情能力等复杂的人类智力,未来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提升的功能领域。


    图片5.高质量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是我们党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政治站位,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整体质量提升作出积极贡献。尤其要把主动服务国家的国际传播工作大局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积极运用各种艺术手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在当今世界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遇的全球疫情大背景下,国际政治、社会与安全风险复杂交织,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开展国际传播工作都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领航,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和中国共青团创建百年的大背景下,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我们要善用、巧用各种艺术手段,努力向世界生动讲述追梦、圆梦过程中的中国故事,更好地凝聚世界人心,推动创建未来理想社会的思想共识。


    图片6.数字虚拟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元宇宙概念及其相关研究的有力带动下,数字虚拟人市场迅速升温。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中国AI数字人市场现状与机会分析(2022)》报告显示,中国数字虚拟人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102.4亿元。用户主导内容创作的大环境,使得虚拟偶像的粉丝群体和消费市场正在日益扩大。数字虚拟人的应用场景从一般性的娱乐偶像、商业代言人扩展到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体育文娱休闲、文化金融电商等不少垂直领域的应用场景。数字虚拟人的使用也从服务行业延伸到更多的生产生活领域,极大地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随着数字虚拟人的技术成本逐渐降低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它将在更多的领域和部门发挥自己的巨大功用。而随着数字虚拟人产业链的不断成熟,已经形成由上游的制作和渲染工具,中游的虚拟人驱动及运营,下游的场景应用等共同组成较为完整的数字虚拟人产业链生态图谱。产业链的系统化催生了大量低成本的数字虚拟人应用软件纷纷涌现, 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规模商业推广的条件基本具备,未来数字虚拟人将越来越多地进入各类产业,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智能化、更具沉浸感的消费体验场景。


    图片7.社交媒体赋能艺术品大众传播


    随着人类社会大规模进入信息互联时代,智能化网络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和部门,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社交媒体成为社会主流媒体并且渗透到了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类艺术信息和观念以非常快速和便捷的方式不断介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持续地拓展着社会大众的审美视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进行全新的内容表达与艺术表现。当代艺术家运营着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即时分享自己的作品及其承载的思想。画廊和美术馆使用社交媒体作为市场工具,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通过社交媒体来寻找艺术作品。运用数字技术手段构建各类虚拟展示空间,打破了展陈条件和场地限制以及信息单向传递的局限,大大提升了艺术资源的开放性与共享水平,同时聚合拍卖行、画廊、策展人、批评家、画家、消费者的艺术品电商场景,使得大量风格各异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可以被同时呈现,线上展示、拍卖和购藏已经成为艺术消费的新趋势。疫情期间实体艺术机构所遭遇的交易困境,也极大地促进了互联网社交媒体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力程度的显著提升。


    图片8.城乡融合发展中的艺术纽带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而其中的关键在于要营造高品质的城乡人居环境,既要展示自然之美,也要呈现人文之韵。我们要让艺术手段成为激活城乡建设的“新引擎”,比如大力发展手伴类、国潮类、文玩类工艺美术产业,打造创意设计与研发基地、特色文创产品加工制造区等,同时借助艺术培育城乡建设的“内动力”,建设依托山水林田湖等生态文明环境的研学基地与创意农业体验园,以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创空间为载体,创新人才和智力资源引进方式,促进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打造城乡衔接、人文荟萃的艺术高地。不仅用艺术手段改造和重塑城镇文脉,深度开掘乡村文化资源,统筹协调城乡风貌营造,形成集展示、观光、体验、研学于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也要用艺术手段促进城乡联动,加强乡村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推进乡村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创意设计思维构建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协调统一的城乡空间秩序,更好地凸显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艺术的纽带作用。


    图片9.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近年来,国内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建设热潮,不仅助力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还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夜间文旅消费体验,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截至2022年底,国家文旅部已经公布了两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共计243个。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全国各地要统筹推动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地区文化和旅游业态,优化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各地要结合自己的文旅优势,凝聚显著特色、狠抓品牌效益,以旅游景区、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等为主要载体,进一步突出创意文旅IP与流量思维,以活化城镇与乡村文化为出发点,深度开掘地方性传统夜生活文化元素,将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艺术创作更多地融入夜间文化旅游场景中,形成在地化风格鲜明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并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策划夜间文旅消费品牌活动,形成夜间文旅消费网红打卡标志,营造夜间文旅消费放心品牌,推动中国特色的夜间文旅消费扩容提质,助力文化产业提档升级。


    图片10.强化新型公共空间文化建设


    《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布局优化和空间提升的要求,鼓励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作为重要任务,以创意设计形式打造一批“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业态,满足人民群众对提升生活品质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纷纷将打造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城市品牌建设工程,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使更的多公共空间建设融入文化元素、增添休闲功能,形成社区文化馆、图书馆、流动美术馆、非遗传习所、市民大讲堂、文娱空间、博物馆、休闲体育场所、康养机构等特色产品体系,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力,并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化、运营社会化、监管网格化、参与多元化,不断丰富文化供给,拓展服务功能,创新运营管理,形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匹配,与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相适应,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公共空间文化建设新格局。

    (来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频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仅用于行业学习交流,并不用于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为作者独立观点,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络第一时间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